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繼續進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進展新成效,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先生,戰略規劃司司長梁心新先生,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先生。
首先請申長雨先生作情況介紹。
2025-07-17 10:00:02
謝謝主持人。借此機會,感謝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知識產權工作給予的關心、重視和支持。
“十四五”時期,國家知識產權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扎實推動知識產權事業實現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多項指標提前完成,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
一是知識產權保護邁上新臺階。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快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國家知識產權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知識產權管理效能顯著提升。完成專利法新一輪全面修改,建立高標準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推進商標法新一輪全面修改,著力從制度層面解決商標惡意搶注、囤積、無效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加快修改《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適應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發展需要。建立地理標志統一認定制度。構建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實施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健全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在全國布局建設128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成功打贏專利、商標審查提質增效攻堅戰,建成國際領先的專利智能審查和檢索系統,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5.5個月,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均躋身相同審查制度下國際最快水平。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從2020年的80.05分提升至2024年的82.36分,整體步入良好階段。
二是知識產權運用取得新成效。深入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成功推動一大批專利實現轉化和產業化,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從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20年的11.97%提升到2023年的13.04%。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從2020年的3194.4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3987.1億元,年均增速5.7%。我國PCT國際專利、馬德里國際商標、海牙體系外觀設計申請量均躍居世界前列,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車、量子技術、生物醫藥、光伏等領域掌握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專利,有力支撐了科技自立自強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全球前5000個品牌中我國品牌價值達1.76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地理標志產品直接年產值從2020年的6398億元提升至2024年的9690億元。
三是知識產權服務達到新水平。上線運行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匯聚400余項知識產權基礎數據,實現知識產權全鏈條業務“一網通辦”。國家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達到483家,實現省級層面全覆蓋,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達到175家,覆蓋率達到52.6%。全國專利代辦處數量達到34個,商標業務受理窗口增至367個。推動設立知識產權研究生專業學位,知識產權人才超過100萬人,執業專利代理師人數超過4萬人。建設腦科學、網絡通信等重點產業專利專題數據庫28個,向創新主體免費開放,有力服務了創新創造。
四是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取得新突破。成功舉辦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五十周年紀念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致信祝賀,指導推動雙方合作邁上新臺階。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正式生效,實現第一批清單產品互認互保。我國成功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推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知識產權、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條約》與《利雅得外觀設計法條約》成功締結。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我國排名提升至第11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國企業連續4年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獎,獲獎數量位居各國之首。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知識產權合作關系,專利審查高速路(PPH)覆蓋84個國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實現合作內容提質升級。中美歐日韓、金磚國家、中國—東盟、中國—中亞、中非等知識產權合作深化拓展,有力服務了高水平對外開放。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黨對知識產權事業的全面領導,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收官,高標準謀劃“十五五”事業發展,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對內激勵創新、對外促進開放的重要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知識產權力量。
下面,我們愿就有關內容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2025-07-17 10:14:35
現在歡迎大家舉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5-07-17 10:15:05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請問上半年知識產權工作的推進情況如何?能否結合上半年數據給我們做個解讀呢?謝謝。
2025-07-17 10:15:20
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上半年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穩中有進、進中提質,高質量發展態勢更加彰顯,相關指標數據表現良好,為“十四五”圓滿收官奠定了堅實基礎。從數據上看,上半年的工作可以用“穩”、“升”、“熱”、“優”四個字來進行概括。
“穩”是指知識產權儲備穩步增長。截至今年6月,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501萬件,同比增長13.2%,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3件,再創新高。國內注冊商標有效量達4895.9萬件,同比增長6.6%,平均每4個經營主體就擁有1件注冊商標。累計認定地理標志產品2861個,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7424個,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經營主體超過3.7萬家。上半年國內申請人提交的PCT國際專利和海牙體系外觀設計申請分別同比增長了12.7%和23.2%,更多國內企業正在加速海外知識產權布局。
“升”是指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提升。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到52.4萬家,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數量達372.7萬件,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74.4%,較“十三五”末提升6.1個百分點,這與我國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的3/4這一比例是高度契合的,表明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成為新技術產出的主陣地。
“熱”是指數字領域和醫療領域技術創新熱潮高漲。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技術領域統計,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增速排名前三位的領域分別是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醫學技術,分別同比增長34.1%、22.7%和19.8%,遠高于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的平均增速。數字技術和醫療技術發明專利的快速增長,有效為產業數字化轉型蓄勢賦能,為人民生命健康帶來福祉。
“優”是指知識產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上半年,國外申請人在我國提交商標注冊申請9.4萬件,同比增長7.4%,其中德國、意大利、美國在華商標申請增長很快,均同比增長超20%。另外,上半年我局還受理了74個法國勃艮第產區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這些都充分說明,我們通過對國內外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為國外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以上就是上半年知識產權相關數據的情況。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化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標準保護、高效益運用、高水平開放,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再上新臺階。謝謝。
2025-07-17 10:15:32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應用到各行各業,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加強智能化技術運用。請問,在推進智能審查、智能檢索方面有哪些進展和成效?謝謝。
2025-07-17 10:23:19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局的胡文輝副局長回答。
2025-07-17 10:24:35
謝謝你的提問。面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家知識產權局主動把握發展機遇,發揮知識產權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多元的優勢,不斷探索運用新技術來提升專利審查的智能化水平,為創新主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審查服務。
“十四五”期間,我們啟動了專利智能審查和智能檢索系統的建設工作,并結合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級進程,持續完善系統功能。2023年1月新審查系統正式上線,實現了在線翻譯、圖形識別、智能比對等技術功能,讓審查員能夠減少機械性的重復勞動,集中精力處理審查的專業性問題,從而促進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的提升。
隨著大模型技術的發展,我們又適時啟動了大模型技術的應用研究,選取了專利審查五個業務場景開展驗證工作,以“平臺+模塊”的方式構建靈活可擴展的智能審查系統架構。本月初,我們的大模型檢索、AI學術助手、AI法律助手等多個模塊已正式上線,目前整個系統運行平穩、效果良好。
在專利檢索方面,我們訓練了專用于檢索的大模型,測試表明,對比文獻檢出比例得到了較大幅度提升,進一步節省了檢索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助力技術理解方面,我們與科技文獻服務機構合作,以自然語言對話的方式,向審查員提供與申請文件相關的技術知識,幫助審查員了解技術背景,掌握發展脈絡,加快審查進程。在法律適用方面,我們整合法律法規、指導案例及培訓課程等資源,構建了專業知識庫,通過大模型智能問答和邏輯推理實現了法條檢索、案例解析等相關功能,增強了審查員法律適用能力,為科學作出審查結論提供了法律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審查工作中的應用,輔助審查員更好地理解發明構思、更快地進行技術分析、更準確地作出審查結論,不斷以高質量、精細化的審查工作滿足創新主體多元化需要。同時,我們也已經在工作中明確,人工智能在審查中的應用,發揮的只是輔助審查的作用,由人工智能產生的推理結果,不能直接作為審查意見使用。審查工作中,審查員也必須按照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和專利審查指南的規定,依法客觀作出審查結論。謝謝。
2025-07-17 10:25:59
近年來,我國正在加快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請介紹一下五年來,在這方面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效?
2025-07-17 10:27:30
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實現知識產權“兩個轉變”的重要指示,將提高質量作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生命線、主旋律和硬任務,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通過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在5G通信、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量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研發培育了一大批高價值核心專利,也出現了一批憑借知識產權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贏得市場的跨國企業,所有這些都有力彰顯了我們在加快實現知識產權“兩個轉變”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督促企業、高校、醫院和科研機構調整優化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及相關考核規定中唯數量指標的做法。推動實施以產業化前景評價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形成更多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高價值專利。建立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專利的聲明制度,不斷提升財政資助科研項目的知識產權產出質量和水平。
二是嚴把審查授權關。專利方面不斷完善審查標準,加強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三性”判斷,特別是“創造性”評價,開展對實用新型明顯創造性和外觀設計明顯區別審查,積極推進“優案優審”。商標方面修訂商標審查審理指南,持續提升審查標準執行的一致性和審查審理結果的可預期性。2024年,發明專利審查結案準確率達到95.2%,商標實質審查抽檢合格率達到97.7%,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三是強化行業治理。開展代理行業“藍天”整治專項行動,推動出臺《商標代理監督管理規定》,組織完成商標代理機構重新備案,加強信用監管。推廣使用代理服務政府采購標準,引導代理行業從“拼價格”向“拼質量”轉變,避免行業“內卷”和惡性競爭,甚至是“劣幣驅逐良幣”這些現象。同時,嚴厲打擊專利申請中的抄襲、拼湊、造假等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
以上三個方面就是我們推動實現“兩個轉變”關鍵的幾項工作。謝謝。
2025-07-17 10:27:43
我們知道,知識產權服務業特別是代理行業是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請問,近年來在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都有哪些進展?如何更好地提升代理行業的服務質量和精準度?謝謝。
2025-07-17 10:33:55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局運用促進司王培章司長回答。
2025-07-17 10:34:09
謝謝你的提問。知識產權服務業包括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法律服務、信息服務、咨詢服務、運營服務等,涉及知識產權工作全鏈條。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不斷強化政策引導,加快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在政策引導方面,我局會同16個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業走專業化、國際化道路。面向西部、東北及海南等15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織8個東部省份對口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業區域協作幫扶,促進東中西部知識產權服務業協調發展。
在構建生態方面,支持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等10家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范區,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區域知識產權服務高地。持續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累計服務企業百萬家,有力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在優化環境方面,統籌運用政策引導、審批備案、日常監管、宣傳教育等措施,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綜合治理,連續7年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藍天”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代理行業違法違規行為,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知識產權服務業中,代理行業是主體。為提升代理行業服務質量,我們一方面積極破解代理行業“內卷式”競爭,發布專利商標代理服務政府采購標準,引導代理機構提高服務的精準性和價格的匹配度,促進代理服務“質價相符”、“優質優價”。另一方面,持續加強代理從業人員能力建設,支持行業協會和地方建立多層次、多門類的培訓體系,推動代理行業發展與國家、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深度對接,讓優質創新主體的高水平發明創造得到優質代理機構的高水平服務。
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優化行業發展環境,促進提升代理服務質量,為創新主體和經營主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多元的知識產權服務,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謝謝。
2025-07-17 10:35:33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是衡量“十四五”期間國家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據了解,我們已經提前完成了,能否詳細解讀一下這一指標的具體完成情況?謝謝。
2025-07-17 10:36:32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局戰略規劃司梁心新司長來回答你。
2025-07-17 10:36:42
謝謝你的提問。“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性指標之一,截至今年6月,已經達到15.3件,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預期的12件目標。初具規模的高價值發明專利資源,既是我國創新實力持續提升的直接體現,也是促進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首先,高價值發明專利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占比較高。截至今年6月,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已經達到147.2萬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價值發明專利總量的七成左右。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綠色環保、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我們已經儲備了一批高價值核心專利。
第二,高價值發明專利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較高。有近四成的高價值發明專利維持年限超過了10年,總計約79.3萬件,是“十三五”末的3.1倍。較長的專利維持年限,反映出我國創新主體維持專利的意愿和運用專利的能力都進一步增強,有助于維護創新者的技術優勢,產生持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第三,高價值發明專利的創新和運用主體絕大多數是企業。目前,我國已有26.5萬家企業擁有高價值發明專利165.1萬件,企業擁有的高價值發明專利占比達到76.6%。高價值發明專利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了技術領先優勢,有效提升了核心競爭力。同時,在我國海外有同族專利的有效發明專利中,企業擁有12.1萬件,占總量的87.0%,有力護航了我國產品和技術在國際市場的推廣應用。
第四,高價值發明專利有力支撐了區域創新發展。在全球十大科技集群中,我國占了四個,分別是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北京集群、上海—蘇州集群,以及南京集群。這些科技集群及所在的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創新活躍,高價值發明專利產出密集。其中,上海—蘇州集群和南京集群所在的長三角地區高價值發明專利數量最多,達到68.5萬件,占國內總量的31.8%;京津冀地區43.8萬件,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廣東省39.4萬件,分別占國內總量的20.3%和18.3%,這些都充分說明高價值發明專利為區域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優化“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的指標內涵,做好監測統計分析,引導創新主體更加注重專利質量,更加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專利轉化運用,做好專利海外布局,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謝謝。
2025-07-17 10:36:58
地理標志工作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請問近年來地理標志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進展?謝謝。
2025-07-17 10:40:13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局的胡文輝副局長來回答你。
2025-07-17 10:40:24
謝謝你的提問。地理標志是重要的知識產權類型,對推動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擴大對外開放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截至2024年底,我國地理標志產品直接年產值已超過9600億元,實現了“五連增”,不少曾經的“土特產”,現在變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名片”,相關工作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夯實制度基礎,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出臺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規定》等文件,完善地理標志審查認定標準、程序,加強源頭保護。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地理標志統一認定制度實施方案》,實現地理標志受理、審查、認定、標識和監管“五統一”。加大地理標志保護相關標準的制定力度,強化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維護地理標志的質量、聲譽和品牌價值。
二是提升保護效能,維護地理標志良好市場環境。指導各地高標準建設123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推進44個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實施,發展地理標志特色產業。指導各地加強日常監管,開展針對春茶、稻米等地理標志產品的專項整治,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有效凈化市場環境,保護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
三是深挖特色資源,激發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新活力。開展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深入實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加強地理標志品牌建設,增加地理標志產品的附加值,擴大產品的影響力。加大地理標志產業與文旅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地理標志產品、手工藝制品融入鄉村旅游,促進產業興旺、農民增收。
四是強化涉外保護,推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我們持續推動中歐、中泰地理標志互認互保,以及中法地理標志合作,與多個“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地理標志交流,目前已累計實現110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在國外獲得保護,助力“保山小粒咖啡”、“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等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融入全球供應鏈,為全球消費者提供舌尖上的中國美味。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地理標志制度,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文化傳承,完善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體系,積極推動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謝謝。
2025-07-17 10:40:36
我們注意到,2023年啟動了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這項行動開展以來,在推動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方面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有什么樣的進展?這項專項工作到今年也是收官之年,下一步如何建立長效機制來更好地持續推進?謝謝。
2025-07-17 10:43:02
謝謝你的提問。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是科技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央高度重視、社會高度關注,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個地方合力攻堅,高效辦成一件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首先,在存量專利盤活方面,指導全國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完成了全部存量專利的盤點和價值分析,篩選出68萬件發明專利納入可轉化專利資源庫,組織45萬家企業開展精準對接,做好匹配推送。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專利動態盤點入庫工作機制,及時做好新增專利的盤點,為可轉化專利資源庫不斷注入源頭活水。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次數累計達102.5萬次,其中高校和科研機構轉讓許可達12.7萬次,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其次,在服務產業發展方面,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篩選出9000余家高成長性中小企業進行重點支持,按需匹配專利預審、專利導航、轉化對接、投融資等個性化服務。指導各地圍繞細分產業鏈開展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工作,培育了一批高價值專利組合。支持8省市開展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幫助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第三,在優化政策機制方面,指導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建立以產業化前景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推進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和專利轉化盡職免責改革,支持地方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安心屋”等試點,積極推廣“先使用后付費”、“開放許可”等轉化模式,助力更多中小企業高效、低成本使用專利技術。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突出目標導向和工作重點,推進專利轉化運用機制化、常態化、長效化,著力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認真總結兩年多來的實踐經驗,把好的經驗做法固化下來,形成長效機制。二是繼續下大力氣盤活存量專利,千方百計做優增量專利,不斷夯實專利轉化的質量基礎。三是根據后端專利轉化的效果,不斷改進前端的專利申請和審查政策,形成反饋機制,建立工作閉環,實現良性循環。四是對這幾年專利轉化運用中相關工作進行大數據深度分析,弄清楚哪些領域存量專利多、哪些領域專利轉化運用好,實現精準施策、靶向攻堅。謝謝。
2025-07-17 10:43:32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請問“十四五”以來我國在綠色低碳技術發展方面的創新情況如何?謝謝。
2025-07-17 10:43:46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請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梁心新司長回答。
2025-07-17 10:43:58
謝謝你的提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統計數據表明,“十四五”以來,我國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更加活躍,成為帶動全球綠色低碳技術發展的重要力量。
首先,從技術領域看,我國專利權人在2024年共獲得綠色低碳發明專利授權5.3萬件,是2020年的兩倍,年均增長19.2%。我國在清潔能源、儲能領域發明專利授權增長最快,同比增速分別達到34.9%和32.8%。
第二,從創新主體看,國內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明顯,有4家企業進入2024年全球綠色低碳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其中既有國家電網、中國華能、南方電網等大型國企,也有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民營企業。
第三,從海外申請看,我國綠色低碳技術的PCT國際專利申請公開量在2024年為6356件,是2020年的2.3倍,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企業累計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綠色技術平臺提供了1.2萬件綠色技術,為全球綠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有效服務綠色低碳技術發展,我局將從三個方面扎實做好相關工作。一是開展綠色低碳技術的專利分析和統計監測,上線專題專利數據庫,加強信息服務供給,助力綠色創新。二是持續加大綠色環保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完善相關專利審查標準,助力綠色低碳技術高效獲權、嚴格保護。三是深化綠色創新國際合作,推動“知識產權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納入金磚國家知識產權合作內容,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多個國際平臺積極分享我國經驗做法,促進技術交流合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強化對綠色低碳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綠色低碳技術的轉化運用,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貢獻更多知識產權力量。謝謝。
2025-07-17 10:44:10
知識產權是國際貿易的標配,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加強涉外知識產權保護,吸引外商投資和助力我國企業“走出去”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都有哪些進展?謝謝。
2025-07-17 10:58:19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局的胡文輝副局長來回答。
2025-07-17 10:58:31
謝謝你的提問。涉外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個是“進”,吸引外資,也就是關于外資企業在華的知識產權保護;另一方面是“出”,就是我國企業在出海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這“一進一出”兩個方面都很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直接影響著外商投資的信心。我們持續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一是主動推進法治建設,營造可預期的創新環境。我們加入了幾乎所有主要的知識產權國際條約,同時,積極推進國內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完善。完成專利法修改,建立了國際上最高標準的懲罰性賠償制度。目前還在推進商標法、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修改,在這些立法修法過程中都充分征求外資企業和外國商會協會的意見建議。二是主動優化保護機制,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我們持續提高專利商標審查的質量和效率,建設128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這其中備案外資、合資企業超過8000家,這些企業能享受到與國內企業同等的專業服務和優惠政策。三是主動加強常態化溝通,營造親清的政企氛圍。我們通過工作座談、開展走訪調研等多種方式,主動聽取外資企業的意見建議,及時幫助解決各種困難訴求,有針對性地做好知識產權服務。
在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的同時,我們也主動加強對我國出海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一是在法規完善方面,我們配合司法部起草了關于涉外知識產權糾紛處理的規定,完善了我國知識產權涉外法規。二是在專業服務方面,我們強化風險預警和應對指導。截至2024年底,累計向企業提供指導服務2393次,咨詢服務6885次,幫助企業降低應訴成本13.2億元,挽回經濟損失380.4億元。三是在基礎支撐方面,我們不斷加大涉外知識產權律師培養力度,聯合司法部開展專題培訓。我們還收集匯編189個國家和地區的1339部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國際條約,發布16個重點國家知識產權國別指南和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指南,持續加強信息供給。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吸引更多外資企業投資中國。同時,堅定維護我國出海企業在外合法權益,推動構建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謝謝。
2025-07-17 10:59:07
專利密集型產業是我國布局新賽道、培育新動能、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請問“十四五”以來,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有哪些特點和趨勢?謝謝。
2025-07-17 10:59:43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局運用促進司王培章司長來回答。
2025-07-17 10:59:55
謝謝你的提問。培育壯大專利密集型產業是“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工作服務產業創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最新數據表明,2023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6.87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13.04%,專利密集型產業在促進創新、提升效益、穩定就業等方面貢獻突出。
一是創新投入高。2023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的研發經費內部支出達1.25萬億元,同比增長9.8%,占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支出的“半壁江山”,體現了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集聚效應。研發強度達到2.58%,遠高于非專利密集型產業水平。
二是經濟效益好。2023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新產品銷售收入突破18萬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達37.0%,比非專利密集型產業高15.7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3.61萬億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4%,產業利潤率實現穩定增長。
三是吸納就業強。2023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就業人數達5081.2萬人,比2020年增加404.6萬人,占全社會就業人數的比重從6.2%提升至6.9%。勞動生產率從25.9萬元/人提升至33.75萬元/人。
所以,總的來看,專利密集型產業創新密集、經濟貢獻大,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專利密集型產業培育,促進知識產權、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專利密集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更強動力。謝謝。
2025-07-17 11:00:11
最后一個問題。
2025-07-17 11:00:36
“十五五”腳步日漸臨近,請問在“十五五”知識產權規劃編制方面,國家知識產權都有哪些方面的考慮?謝謝。
2025-07-17 11:00:52
謝謝你的提問。“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的關鍵時期。知識產權五年規劃是推動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頂層設計,科學謀劃未來五年工作,編制好知識產權“十五五”規劃意義重大。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主要有以下考慮。
首先,是突出政治引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決策部署,使知識產權工作進一步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提供有力支撐。
其次,是錨定發展目標。就是要錨定2035年基本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這一既定目標,著眼加快實現知識產權的“兩個轉變”,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制度規則、文化環境、人才隊伍,增強我國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第三,是聚焦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一是聚焦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二是聚焦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優化支持全面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三是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完善知識產權轉化運用長效機制。四是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新格局。
第四,是科學設定指標。一方面,是注重與“十四五”時期發展指標的有機銜接,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是更加突出質量和效益,進一步優化“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效率”等指標內涵,在指標設定上更科學。
第五,是堅持開門編規劃。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加強調查研究,系統科學論證,廣泛凝聚共識,確保知識產權“十五五”規劃更接地氣、更助創新、更興產業也更惠民生。這里,也希望社會各界,包括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參與其中。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認真編制好知識產權“十五五”規劃,推動形成一個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以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為總綱,以“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三個五年規劃為支撐,接續實施、梯次推進的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加快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謝謝!
2025-07-17 11:01:11
今天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幾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再見!
2025-07-17 11:02:57